• 入党申请书
  • 入团申请书
  • 转正申请
  • 思想汇报
  • 党性分析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行风建设
  • 公文范例
  • 您现在的位置:站轩范文网 > 党政资料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吞噬星空之武祖传说 再读《三体》有感:头顶的星空

    来源:站轩范文网 时间:2019-03-11

      头顶的星空

      --再读《三体》有感

      谢健

      这是我第二次读《三体》。第一次读的时候,死神永生一部还没有出版。在第一读结束后很久,才终于通读了一遍。

      我感谢这套书。

      在两个孩子还小,家里充满了烦躁琐碎的小事时,在家里老人看电视的片片雪花般的噪音中,是这套书带着我飘向了宇宙。我原本想用浩瀚来形容宇宙二字,但显然这不适合。

      第一次阅读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智子的出现,也不是“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的震撼,而是作者对文革油画般的刻画,画面色彩沉重,深色的红,深色的黑,仿佛在带着我仔细的浏览历史中凝固的一页。而对叶文洁父亲的批斗则是画面透视线的最后集合点。在那一个点上,油画变成了影片,就像在二维的画面上增加了一条时间轴。作者没有解释“彬字不好,不要文质彬彬,文化大革命要武斗,不要文斗”,也没有具体描写民众是如何抢夺军队的武器库,这些历史事件都化作油画中隐含的透视线,如同铺在地面的铁轨,没有人告诉你是谁架设的,却把你的视线引到了远方蒸汽火车的团团白雾中。

      在我所阅读过的不多的文学作品中,有的是以当事人的身份回忆经历过的种种,有的是以后来者的角度收集资料试图还原历史的轨迹。当然这些也都让人感到震撼,比如《夹边沟纪事》,但同时也让读者有一丝疑问,因为事情都太过蛮荒,反而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发生过。而在一部科幻题材的小说中,出现这样长篇幅的对文革的反思,对人性的鞭笞,我不仅没有想到,也在阅读后发现那一丝疑问再也不存在了。叶文洁为什么会成为坚定的反人类者,是啊,有过那种经历,我也不能不说,她是有自恰的逻辑的。也正因为这种逻辑让人信服,不得不让人反思文革对人性的泯灭到了何种残酷的程度:人类竟然是如此的残酷而又疯狂,竟然可以使得一个人可以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背叛。

      这不仅是悲哀,简直是恐怖。

      然而,这种恐怖,它发生过,在我所在的国家,就在50年前。

      能让人产生这样的反思,使得这部小说有了更深沉的意义。

      我感谢这套书。

      当然,作为一部小说,其故事的发展也常常使得我感到惊讶,同时又不得不佩服。用肉眼不可见的纳米丝切割ETO的船舶,在基本不损坏硬盘设备的情况下,又能同时消灭船内所有有生力量,不得不说是一个精妙的计划。我放佛也在大坝顶端看到巨轮“像一叠扑克牌般向前倒下,分散为一片片”,面壁计划的产生发展,以及破壁人的出现与成功,阶梯计划中一步步的缩减荷载,直到最后“只送大脑”,无论哪一个计划都让观者惊叹。但与作者对危机发生后人类社会的精彩描写相比,这些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如果人类,或者说,地球真的遭遇外星入侵,那人类社会会做出怎样的反映?在这之中的人又会是怎样?罗辑一次次的被质疑,一次次的又取得了人们的信仰,一时间是让万人匍匐的神,一时间又是连一首山楂树都听不完的被遗弃者。人类一会儿陷入集体大消沉,社会的精英阶层选择自杀,底层民众选择荒淫行乐,一会儿又陷入盲目的自大,却眼睁睁的看着自以为无敌的宇宙舰队在一滴水滴的撞击下灰飞烟灭。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指引,从一个人的身上,瞬间被抽到三万米的高空,如上帝般俯视着这个世界。这种对人类整体的思考,使得阅读者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进一步被拉升。对人类整体反应的描写,其难度比单纯描写一个人要更难,也更让人思绪难平。

      但与这些相比,还有一点让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庄颜。

      这本身是罗辑的一个承诺,一份礼物。是他构思的一个虚拟的人物,他本来是应该将她写下来,她却走进了他的生活。原来文学作品的高级境界是如此这般,作家不是在构思虚拟的人物,创造虚拟的事情,而是如偷窥癖一般尾随着那些人物,耗尽心血也只是为了将他们华彩的一生书写下来。怪不得我在看雨果的作品时常常有一种弘大感,自己的眼睛像镜头一样有时迅速拉升,有时又失重般的下坠,有时可以看到拿破仑近卫团血红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有时又可以看到卡西莫多的身影在钟楼的一角被攥紧。这真是一种美好的感受,正因为作者是真切的看到听到,作者就在那个世界里,所以他传达的东西是如此真实,仿佛眼前的桌子一般可以直接伸手触摸。与之相比,聊斋志异这种道听途说的故事体就像路边的小石块一样不值得留下太多的注意。

      是的,《三体》提高了我的文学鉴赏能力。

      我感谢这套书。

      遗憾的是以前我没有读过第三部,虽然读过的同事都跟我说第三部最为晦涩难懂。但真的遗憾,我之前没有读第三部,这使得我这次重读的价值都大大缩水。如果有了第三部的宇宙观,前两部就如同录音机开放了快进功能。

      以前的宇宙观就像一根单轴,宇宙是膨胀的,160亿光年大小的宇宙,在诞生时什么都没有,随着熵的递减以后只会越来越宽渺无边。只有这一个解释,我就像纸片上的一个黑点,跳不出这个纸面来思考。但《三体》做到了。如果宇宙初始是十维的,光速是被降低到30万公里的,那之前是什么样的图景?光是想象我们三维世界的人进入四维,就让我听到脑子费力转动时老旧螺丝吱吱喳喳的摩擦声,但作者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跳出地球,跳出太阳系,直到跳出了自己所在的这张纸,去想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当然这非常难,外面的世界可能有无穷无尽的样子,我只是一个没有形状没有质量的点,我从桌面上跳起来,突然看到外面的世界,我根本都不能理解看到的是什么。旁边的水杯在我看来就是一面白色的墙,因为没有透视关系我看到的一切物体都是各种颜色不同的纸。如果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将我再拉高一些,我才能看到杯子的口,但也并不能就此宣布这是一个有椭圆形开口的平面。

      反其道而行之,在最后的宇宙广播中,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的文字最终还是出现了。难以想象发送这广播的主体是几维空间的智慧体。我是三维的,那么二维平面上的文明那么多,我能一一了解吗?那么,一维的呢?对于三维的我来说,一维就是一个点。那么如果是5维的智慧体,来观察三维的我们呢?如果是更高维度的呢?

      在宇宙广播的157万种文字中,三体跟地球文字都出现在100万位以后。联系小说中提到的,降维打击是宇宙战争的一种,是否可以随之推论,越靠前位的文字,是越高维度文明所使用的?那么,三体世界和地球文字之后出现的文字,是否是更低维度的智慧体的?我们所在的宇宙,也肯定是从更高维度被压缩下来的,然而我们从进化开始的一刹那,从最简单有机体出现时就是以三维形式出现的,那么是否也说明,即使被降维,那么被降空间里仍能随机进化出有主动能力的文明?二维文明?一张纸上的智慧体?一维的?一个点里的?被二向箔二维化的太阳系,除了成为一个没有质量的引力场,一个反物质,是不是也可能重新进化出二维智慧体?书中没有给出答案,但是我想这个答案是读着可以自己揣摩出来的。

      然而揣摩的结果让人惊讶:二维世界也是自行弘大的宇宙,因为里面还是有光速,所以基本粒子还是在震动,一切都没有完全死。一维世界也是一样。因此我们周边的一本书,里面就有无穷的二维世界,而每一个二维世界又包含着无穷的一维世界。宇宙不是一个个的玻璃弹珠,散落在外星人的玩具篮里,而是像无穷的俄罗斯套娃,无穷无尽。

      在解读云天明的寓言故事时我曾停下来思考,在书页上写下自己的揣摩。结果虽然基本都是错的,但不妨碍它带给我的乐趣:我进入了作者所营造的空间,就像无数无知的地球人一样,抬头仰望,终于看到星星不再是忽明忽暗的点,他们就像一面玻璃上的贴花,而我们只是阳台上勉强能抬起头来看一眼的一只乌龟而已。至于玻璃外是什么,阳台外的世界是怎样,我虽然爬不出这透明的玻璃缸,但不妨碍我不停的幻想,并为之微笑。

      最后,用一幅画来结束今天的文字。并再次感谢这套书。

    推荐访问:再读《三体》有感:头顶的星空 梵高星空和三体 康德头顶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