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党申请书
  • 入团申请书
  • 转正申请
  • 思想汇报
  • 党性分析
  • 事迹材料
  • 申报材料
  • 行风建设
  • 公文范例
  • 您现在的位置:站轩范文网 > 党政资料 > 入党申请书 > 正文

    【众生相与正义观:《三块广告牌》观后感】 苏格拉底的正义观

    来源:站轩范文网 时间:2019-03-12

      众生相与正义观:《三块广告牌》观后感

      陈小姐

      作者案

      濯清一直都在,只是生活总是在忙碌中有趣,打文章的闲暇往往万里挑一。很多电影看了有很多感受,前段时间把《无问东西》和《红海》看完后都特别想写点什么未遂。写此文倒不是因为它拿了个奥斯卡,而是恰恰对我一直思考和追问的东西有所启发,挣扎之下挤了挤时间落笔。

      陳.2018.4.13

      故事从一个女孩被奸杀开始。女孩母亲为此立了三块广告牌,对案子迟迟未有结果向小镇警察,特别是为首的警长Bill口诛笔伐。尽管他是一个善良、耿直的普通人,而且这个结果并非其导致和愿意看到。警长的副手看到广告牌后匆匆赶回,并质问广告商,激化了矛盾——他不但有色歧视、看似脑残,而且有点恋母。

      到这里我以为这个片子是要讲美国警察体系的无能和腐败。

      但随后,剧情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Bill得了癌症,主角母亲在女儿被奸杀当日离家前曾因矛盾说:“我巴不得你路上被人强奸”,一语成谶,一切后续的行为都带着对这句话深深的自责。本是受害者的母亲和人性基本关怀形成了矛盾,伤害带来愤怒,愤怒带来恨意。她伤害了为警察说情的牙医,甚至在后来,其前夫火烧广告牌后将其阴错阳差怪到警察头上,火烧警察局。警察的无能在副手身上放大,他对这种“无妄之灾”试图以公徇私处理“刁民”,特别是在Bill死后,怒打了广告商。

      Bill,一个临死之人,有心彻查案件,还为“敌人”母亲付了三块广告牌费,最终饮枪,目的难料,却极大缓和了矛盾。Bill=pay the bill。临死之人=人性深处。这就是这个电影的厉害之处。

      对人类的一切罪都处理得很淡,死亡、斗争、伤害等等,但是却又无形当中将这种矛盾铺陈开来。一如其所表达的一样,愤怒与斗争虽然激烈,但却无用至极。原来警察副手曾经经历了丧失父亲的惨痛,他用自己的肉体护住奸杀案的卷宗,并冒险提取了所谓“嫌疑人”的DNA。

      同样,我以为广告商在看到副手住院时会借机报复,但是他却倒了一杯果汁,在病房里一抿恩仇。

      沃尔滋在讨论人、国家和战争时,着重研究了人这个复杂的动物。他们并非理性,但是这种非理性才是人最为重要的特征。人愿意为了所谓的和平和信仰去发动战争,伤害和毁灭肉体,甚至是一切善与美好。战争是恶,打人是恶,愤怒是恶,但是如何看待善的和平,善的救赎,善的努力?电影一直想告诉我们的是,花开生两叶,人生魔佛间,这也一直是我坚信的对人最中肯的定义。

      同样有一个在电影里代表相对恶的人,凶手,他一面是代表国家的军人,守护人民的安危,另一方面却奸杀了一个少女,沾沾自得,他虽然也符合这一单元的定义,但我更希望把他放到下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引子,讨论正义。

      正义这个东西,我不止一次地探索他。从罗尔斯到哈贝马斯,从政治学到国关。

      电影结局十分模棱两可,母亲和副手决心去报仇,尽管黑人警头说那个军方的人并非凶手。一来,副手费尽千辛万苦得到的DNA不符合,二来,案发时他不在国内。正常人的思维是,那么这件事就要不了了之了么。这里有几个令人寻味的特征(部分源于知乎):1.嫌疑人吹牛逼时说他奸杀后烧尸被副手听到,无独有偶,Bill死前在广告牌前一出地方久久徘徊,疑似灰烬。(www.fwsir.com)Bill自杀和已经知道凶手却无能为力是否有关?2.黑人警长说DNA不符合,军方说嫌疑人当时不在场,并且疑似“you know”这种表达,没有任何官方文件,并且略带紧张,是否存在说谎的可能?3.副手交还警徽时说“我终究找到了警徽”而不是“我找到了,还给你”,终究两个字意欲何为?

      结合后面的举动,副手肯定地告诉母亲“就算他不是这个案件的凶手,也犯过类似的案子”,单凭一句牛逼话,副手为什么在所有证据否定时如此肯定,母亲为什么愿意与他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惩罚罪恶?

      其实答案不言自明。从头到尾,强奸案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众生百态,引出正义何在。不管军人是不是凶手,和善恶一样,正义与邪恶一直都相互伴随。知乎上有人认为,正义永远会迟到,但从来没到来。而我的理解是,正义一直都在,不管有没有迟到。只要有原罪出现,正义就有它抒发的方式,不管于公或于私。它与人的善恶纠葛在一起,写就了世界的道。假设,军人是凶手,美国司法不公正,军人不是凶手,但他背负着生命的债权,那么让人民拿去自己的猎枪去伸张正义,那么他的死代表的就是司法正义和生命正义。那么你问我,这种死的代价和复仇的行为究竟是善还是恶,请看第一部分关于善恶的论述。

      矛盾,联系,因果,三块广告牌,三次矛盾爆发,很有意思,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在一次次重复这样的故事。

      谨以此文,献给卑微如蝼蚁,伟大如天地的人生。

    推荐访问:众生相与正义观:《三块广告牌》观后感 三块广告牌电影观后感 三个广告牌观后感